“那,瑶瑶你知道乌衣巷的来历么?”
秦瑶摇头!
“其实,朱雀桥边的这一块原是三国时吴国戍守石头城的部队营房所在地,由于当时军士都穿着黑色制服,所以就以“乌衣”
为巷名。
后来,这里成了东晋时高门士族的聚居区,以王导为代表的王氏家族和以谢安为代表的谢氏家庭都居住在孙吴的乌衣营旧址,此时的乌衣营已改称为“乌衣巷”
。”
“哦,秦瑶一脸艳羡的看着景轩道:“景轩,你懂得真多!”
“呵呵,懂得多有什么用?百无一用是书生!
瑶瑶,你说,咱们要不要坐船,去欣赏一下唯美夜色下的秦淮河?”
“当然了!”
景轩买的是套票,散客满了就开船。
因为现在还不是旺季,没有太多游客,于是二人上了一个画舫小船。
轻风拂面,江水依依,秦淮河岸便是金陵古城,二人听着船上导游的介绍,感叹着这片江南烟雨的历史变幻。
通过杜牧的《泊秦淮》,我们知道了最起码在隋唐时期秦淮河便是有名的风月之所。
但这些明楼画舫里的商女、歌女、舞女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妓.女,更多的是卖艺不卖身。
尤其是那些明楼画舫调教出来的头牌花魁,更是‘才貌俱佳’。
吹拉弹唱、唱念做打无一不精,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通,并不是你一掷千金就能得到的。
要想得到花魁们的青睐不仅要有钱,还要出身名门、相貌英俊、气质出众、谈吐文雅、满腹经纶、出口成章...
因此秦淮河畔成就了一段段才子佳人的故事(比如李香君与侯方域,董小宛与冒辟疆,马香兰与王稚,等等)在一起出双入对,吟风弄月,填词唱曲...
如果是太平盛世倒也不失为一桩佳话,但到了王朝末年,这便是不折不扣的亡国之音了。
大明崇祯年间,因为小冰河气候天灾人祸不断的大明王朝已经是风雨飘摇。
西部,西北,中部,北部,东北皆已是一片烽火狼烟,战乱不断。
唯独脚下的这片烟雨江南,却保持着诡异的安宁与和平,甚至是畸形的经济繁荣。
扬州府内瘦西湖上的笙歌,何园里的唱念做打昆腔音,五亭桥外的悠扬笛声,夜夜笙歌不停。
作为当时的陪都应天府南京,秦淮河两岸酒家林立,浓酒笙歌,无数商船画舫昼夜往来河上,许多歌女寄身其中,轻歌曼舞,丝竹飘渺,文人才子流连其间,不愿往返。
在众多歌女之中又以秦淮八艳最为有名。
她们分别是: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寇白门、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以及陈圆圆。
这些江南名妓最后大多成为富贵人家的掌中玩物。
比如柳如是嫁给了钱谦益(就水太凉的那位)顾横波嫁给了龚鼎孳(也是位毫无气节的东西)卞玉京曾于吴梅村相恋(江左三大家之一)寇白门嫁给保国公朱国弼,陈圆圆嫁给了吴三桂。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