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安也没忘记给已经嫁人的妹妹周静送去了十斤。
周静三年前,嫁给了镇西伯的嫡次子钱起超。
如今,也算和和美美,儿子都一周岁了。
倒是周安,这些年来一直还没成婚。
原主当时是指腹为婚,是一个世交忠勇伯家的闺女,叫吴婉,只是没想到吴婉生下来先天有些不足,大夫说恐怕活不到十八岁。
这年年代都讲究没成婚的女子不能入祖坟,周吴两家不仅是世交,吴婉的祖父还救过景安侯,也就是周安他爹的性命,为了让吴婉父母安心,也算是报答吴家的救命之恩,周家并没有退婚。
五年前吴婉过世了,周家还是依约娶了吴婉进门,葬在周家族地,并自愿守孝三年。
也算是全了两家的情份。
虽说这样,周安在婚姻市场上行情可能会差一些,不过周安毕竟是世子,景安侯府未来的爵位继承人,景安侯一族又是欣欣向荣的景象----------族人做官的多,族里举人秀才也多,族里的祭田每年都在增加,总比一些看着繁花锦簇实则内囊已尽全家就等着儿媳妇的嫁妆的贴补家用的要好吧,周安又没有通房妾室,原配也没留下个一男半女,自有明白的人家不但不会嫌弃,反而觉得周安重情重义,这些年来说亲的也不少,不过周安穿过来后就找了个大师,断定了他不宜早婚,说再等几年,机缘到了自会成亲。
----------------毕竟他办完事就要走的,要是再娶个老婆……………咳,咳,总感觉哪里不对。
:)
还是等原主回来再娶媳妇吧,还能娶个自己合意的。
景安侯对儿子给族人送瓜子的行为也觉得奇怪,不过说来,给族人送些东西,总不是坏事,儿子上进努力,做为少族长,也知道早早在族中建立威望,也算不错啦,他倒不怕什么儿子威望超过他之类的了。
毕竟,他家可没有皇位。
儿子不可能篡权。
过了两个月,听说王如月悄悄嫁到了外地,夫君是个秀才。
虽然罗大人打了几个传谣言的混混几板子,说是还了王家清白,不过坊间流传的更广的故事还是“王家碰瓷新晋驸马爷的诗句,强加副标题”
这套。
再加上曾经死了一个未婚夫,再被人退婚的经历,王如月的婚事也算是艰难了,京城里肯定是找不到婆家了,索性就到外地,总有不知情或者贪图王家权势的。
三条腿的□□不好找,两条腿的男人多的是。
不管怎么说,王如月总算有一条命在,比前世周静的遭遇倒也说不上谁好谁坏了,不过在周安心里,王如月和王家这事也算是过去了。
两个月后,御史大夫王仲元参户部尚书刘成亮贪污纹银一百万,人家这次可不是风闻奏事,是拿出了好多铁证滴。
刘成亮被抄了家不算,还人头落地,全族发配闽南。
户部还有两个郎中也被顺势连根拔起,判了抄家流放。
就连在户部的方诚,都惹了一身腥,连降几级,被贬为郎中,还已经是方家尽力撇清的结果了。
想想也知道,王大人改换门庭啦。
刘成亮,向来是唯方家马首是瞻,户部,可以说是太子一脉的自留地,皇上虽然有心回护,不过王仲元拿出的证据非常全,人证物证又多,朝堂之上,众多大臣的悠悠之口总不是这么好堵的。
这下王仲元算是和太子一系彻底撕破脸了。
周安心说,也幸亏皇上儿子多,就算和太子不睦,还是可以选择转投其他皇子阵营的嘛。
这事应该就是王大人的投名状了。
朝堂上的人心照不宣,有些人脉的也都知道了,这事儿隐隐有四皇子的手笔。
四皇子自从得了玻璃的方子,钱财上不再掣肘,到了今天,也是时候把旗杆子竖起来了,你不立山头,倒是能低调地防过一些明枪暗箭,但总是不如把山头立起来,也容易别人投奔不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