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世代书香,家风清白。
相传祖上还中过状元。
到了苏几何手上,虽不及显祖那么尊荣,但在这白河县城,仍然是有脸面的人家。
早在三十多年前,苏几何就是县里的王牌教师。
他是解放前的大学生,底子厚实,中学课程除了体育,门门可以拿下来。
不擅教体育不为别的,只因他个头儿瘦小,一脸斯文。
那个时候还兴任人唯贤,他当然成了一中校长。
读书人都说,几何几何,想烂脑壳。
苏校长最拿手的偏是教几何。
他的外号苏几何就是这么来的。
久而久之,很多人反而淡忘了他的大名。
他其实有一个很儒雅的名字,叫禹夫。
有人说现在的人名和字都不分了,这禹夫还只是他的名。
但他的字在破四旧的时候被破掉了,他自己不再提及,别人也无从知晓。
这么说来,几何其实只能算是他的号了。
几何二字的确也别有一番意趣,苏校长也极乐意别人这么叫他。
不过真的直呼苏几何的也只是极随便的几个人,一般人都很尊敬地叫他苏校长。
只是“*****”
中,他为几何二字也吃了一些苦头,学生们给他罗列了十大罪状,有一条就是他起名叫苏几何。
十几岁的中学生只知道哪位古人说过一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的话,几何二字自然不健康了。
学生们并不知道这是别人给他起的外号。
关于苏几何,有一个故事传得很神。
一中那栋最气派的教学楼育才楼是当年苏几何设计的。
说是他将整栋房子所需砖头都作了精确计算,然后按总数加了三块。
教学楼修好之后,刚好剩下两块半砖。
还差半块砖大家找了好久,最后发现在苏校长的书架上,原来苏校长拿回去留着纪念去了。
这个故事夸张得有些荒诞,但人们宁愿当作真的来流传。
乡村教师向学生教授几何课时,总爱讲这个故事,说明学几何多么重要!
苏校长再一次名声大震是八十年代初。
一中高考取录年年在全地区排队第一,被省里定为重点中学。
他自己大女儿静秋考入复旦大学,二儿子明秋上了清华大学,老三白秋正读高三,也是班上的尖子。
就凭他教出这三个孩子,谁也不敢忽视他在教育界的地位。
老三白秋那年初中毕业,以全县最高分考上了中专,别人羡慕得要死,他家白秋却不愿去。
苏校长依了儿子,说,不去就不去。
你姐在复旦,你哥在清华,你就上北大算了。
这本是句家常话,传到外面,却引出别人家许多感慨来。
你看你看,人家儿女争气,大人说话都硬棒些。
你听苏校长那口气,就像自己是国家教委主任,儿女要上什么大学就上什么大学,自己安排好了。
县城寻常人家教育孩子通常会讲到苏家三兄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