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汪亦适没有想到,自从他到荣军医院之后,作为一个骨科转内科的医生,他还要做手术,而他所做的第一个手术,居然是割阑尾。
患者是皖西驻军的一名班长,名叫李得海,李得海那天正在执勤,突然腹痛难忍,立马被送到荣军医院。
经过诊断,是急性阑尾炎发作,为防止阑尾穿孔,需要马上做手术切除。
李得海是解放战争中的英雄,院方对此很重视,指示业务股要不惜一切代价,保证李得海的生命安全。
本来,切除阑尾并不是大手术,但是医院当时条件有限,器械灯光消炎措施甚至包括针线等都很不完备,居然没有人敢挑这个重担。
这时候程先觉提出来,手术由汪亦适做。
病人抬到内科,汪亦适很恼火,指着内科的标识牌质问程先觉,你明明知道我是骨科医生,这里又是内科病房,为什么要让我做手术?
程先觉说,你不是一直梦寐以求要割阑尾吗?现在我把阑尾送来了,你怎么又打退堂鼓了?
汪亦适说,我是说过要割阑尾,但那是牢骚话,岂能当真?
程先觉说,医生说话,干系重大,岂能儿戏!
汪亦适说,我现在是内科医生,岂能越俎代庖?
程先觉说,丁院长说的,医术是没有党派的,也是不分左右的。
病人不分贵贱,医生不分内外,我们荣军医院人人都要成为多面手。
汪亦适火了,一拍桌子说,真是荒唐,病人可以不分贵贱,但是医生必须分内分外!
我不相信这是丁院长说的,这分明是你假传圣旨!
两人正吵着,没想到丁院长已经站在门外。
丁院长一闪身,进了内科的诊室说,汪亦适同志,你这一句话犯了两个错误,第一,程股长没有假传,第二,他传的也不是圣旨,他传达的是一个人民军队医院院长对我们广大的医务工作者的起码要求。
汪亦适顿时傻眼了,嘴巴嚅动几下,嘟囔道,医生是有分工的,内科和外科是不一样的,就像中医和西医,有着本质的不同。
丁范生说,想当年,我们同鬼子作战,我们同蒋介石作战,我们的战士负伤了,我们的同志生病了,我们的连队卫生员一个人就能解决。
我们的卫生员既是中医,又是西医;既是外科,又是内科;既是骨科,又是妇科。
我们的卫生员,可以消炎止血,可以包扎扎针,还可以做手术。
我们的卫生员,敢在战友的肚子里把打断的肠子接上。
只要对党忠诚,什么样的人间奇迹我们都能创造出来,你信不信?
汪亦适张大了嘴巴,竟然无言以对。
想了想才说,那是战争时期,情况特殊。
特殊情况不适用于通常情况。
丁范生说,同志哥啊,不要以为丁院长是个白痴,丁院长是懂得道理的。
什么叫特殊情况?我们现在就是特殊情况。
现在我们的医院正处在低级水平,我们的设备处在低级水平,我们的医护力量处在低级水平,我们现在就是特殊情况。
而事实往往是,人间奇迹就是在特殊情况下创造出来的。
放手干吧同志哥,创造人间奇迹吧!
汪亦适被丁范生的一席话说愣了,傻傻地立在原地。
他突然怀疑起自己来了,怀疑自己是否固执己见,是否像丁范生和肖卓然他们说的那样,老是犯教条主义的毛病。
他突然产生了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是啊,什么人间奇迹不是由人来创造的呢?什么人间奇迹不是在特殊情况下创造的呢?丁范生的话错了吗?不,丁范生的话是那样的证据确凿,丁范生的话是那样情真意切,丁范生的话是那样的铿锵有力不容置疑!
是啊,干吧,创造人间奇迹吧!
汪亦适不再抵制了,好在当年在江淮医科学校学过外科基础理论,简单的手术还是能够应付的。
他在丁范生期待的目光下,在程先觉等人的密切注视下,认真地检查了李得海的病情,果然他很快就发现了病根,找准了阑尾的位置。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