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
刘招和陈茜在沙发上坐好,保持着自己在儿子面前的父母范儿,抬眼示意。
“我之所以要报考上戏,是因为我想做一个对当前文化事业有所贡献的人。”
刘方双目发光,自信地说。
刘招夫妻俩对视一眼。
这小子口气不小啊,对当前文化事业有贡献的人是随便说说的吗?可自己儿子好像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做出了贡献,比如童话、寓言和神话。
当然,音乐也已经小有名气。
但这不能说明什么,这文化的范畴可就大了,自己儿子想干嘛?夸海口吗?看他认真的样子,似乎也有可能实现呢。
夫妻俩又纠结了。
刘招想要儿子继承自己的路线为国效力,这是自己从小的教育使然。
陈茜也有这样根深蒂固的观念。
其实,这不仅仅是他们的观念,也是千千万万普通家庭的观念。
这个思想不仅仅在当代,而是自古而下的传承。
所谓,习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这是自古流传的教育使然。
“那你选择上都戏剧学院的理由又是什么?”
刘招还是理智地问道。
“爸,妈,我想我对自己的规划有这么几个。”
刘方侃侃而谈。
“第一个是,写作我肯定会继续的。
这是文化方面最独有的一方面,我会坚持的。
我觉得,去相关的学院也不见得能有多大的提高。”
刘招夫妻俩对儿子的清醒点点头,又摇摇头,儿子有点自大了。
“第二个是,我的音乐创作也不会停止。
我会创作出足以有影响力的音乐作品,这也是对文化的一个补充。
我个人觉得,我去音乐学院的重要性也不大。”
刘招夫妻俩再次点点头,又摇摇头,儿子有点自大过了。
“第三个是,影视作品是传播文化的一个最直接的途径,所以,我需要在这方面加强,希望可以达到齐头并进的目的。”
夫妻俩服气了。
这孩子的逻辑思维居然这么强大,说话一套一套的,而且句句在理,没有俩人可以反驳的余地。
尽管有自大的嫌疑,但他这个年纪的孩子,不都是这样吗?这个时候的自大只是朝气蓬勃的一种表现,不需要过分打压,引导好就会更有前途。
而且,儿子的规划是真的很有可操作的余地,成功的可能性很强。
即便影视方面没有成功,但写作和音乐创作的技能只要还在,这小子就不愁前途不光明。
妖孽啊,太妖孽了。
夫妻俩尽管很了解自己儿子了,但还是不由自主地在心中泛起了这个念头。
也不知道别人知道了这对夫妻的念头会怎么想,反正连自己的父母都会在心头泛起自己孩子是妖孽这种念头的估计也没有几个人了。
还没等夫妻俩感慨完,刘方又开口了:“第四个是,我个人不断了解的情况是,如果要在国内选择这样的学院,上戏比燕影在对学生演技培养方面更胜一筹。
这有利于我今后目标的实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