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杜加头大的,不单单是与这些女孩之间的事。
随着行情的持续火爆,投资者保护协会的事明显少了,但其他的业务却纷至沓来,现在的杜加深深地体会到什么叫分身乏术。
他一方面要应付一级市场的投资,另一方面要监控二级市场的走势,因为杜加知道,尽管外资机构策略改变了,但他们不可能无限度地做多股市,市场越往上走风险就会越大。
杜加原来持有的胜德电器,目前已经早就解套了,而且后面继续加仓的部分也已经翻倍了。
显然,在胜德电器上的投资,已远远超出杜加的预期。
同样,那些根据杜加给出的估值模型选出来的大盘成长股,股价也都翻了两倍以上。
这种现象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市场显然慢慢地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场外的资金正在疯狂地涌入,人们吃饭在谈股票,走路在谈股票,甚至在睡梦中都念叨着自己股票的名字。
而这个时候,不管是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都趁着这大好年景,不断滥发基金产品,他们疯狂地席卷着社会上的闲散资金,只为了能多收些管理费。
作为自己管理的基金,杜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那就是他要为投资者资金增值服务,而不是利用投资者资金为自己谋利益。
这天,杜加把韦铭叫到了自己办公室。
“韦铭,我们现在还有新基金在发吗?”
杜加问道。
“目前还有三支基金在发。”
韦铭答道。
“这三支基金发完了,我们就不要再发了。”
杜加淡淡地说道。
“为什么呀?现在行情这么好,不发太浪费了,我们能收很多管理费的。”
韦铭疑惑地叫了起来。
“如果行情发生突变,我们在高位发了基金,这不就会给投资者带来损失吗?我们不干这事。”
杜加仍然淡淡地说道。
“我们所有基金业绩这么好,不发新基金真是可惜。
之前还有很多基金公司,为了募集更多的资金,采取龌龊的手段,吸引投资者认购呢。”
韦铭不无慨叹地说道。
“哦,怎么回事?”
杜加疑惑地问道。
“就是曼伦资本啊,还能有谁?他们之前利用新发的基金助推老基金的持仓股,然后制造出明显基金,再以此来发新基金,效果很好。”
韦铭显然有点愤愤不平。
杜加不由眉头一蹙,这真是利字当头,怪象丛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