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之战,在刘彻的意志下,在赵磊隐隐约约的推动下,终于还是开打了。
卫青与霍去病,各自率领五万铁骑,携带十几万战马,后勤五十万辅兵。
如同潮水,涌向北疆。
整个大汉,在刘彻的意志下,彻彻底底的迈向了最高峰。
然而,盛极必衰,古今皆是。
此战的结果,并未达到刘彻的预期,将士死伤无数,十几万战马几乎死伤殆尽。
大汉的实力,瞬间打了一个大大的折扣。
虽然,追亡逐北很是爽快,但是,大汉还是不可避免的走入了衰弱期。
此战,卫青隐在霍去病的身后,替他收拾残局,霍去病横扫漠北,封狼居胥,彻彻底底成为大汉第一名将。
然而,此战之中,霍去病穿越漠北与漠南之间的沙漠时,落下了病根,又在漠北染上了时疫。
身体瞬间垮掉了。
回到长安后不久,便撒手人寰,年仅二十四岁!
军事实力的衰弱,却换来了几十年的和平,此战之后,匈奴控制的河西走廊,便落入了大汉的手中,丝绸之路被沟通。
无数的商贾,沿着丝绸之路,来到长安,又沿着丝绸之路,回到西域。
丝绸之路的沟通,不仅仅带来了西域大批的商品,更是成为了一条沟通东西文化的道路。
大汉,在一个辉煌后,准备迈向另一个辉煌。
可惜的是,这一步,大汉终究没有迈出去。
刘彻仿佛入了赌场的赌徒,赢了便不想放手。
年年出兵,岁岁北征。
大汉本来雄厚的底蕴,被他渐渐消耗一空。
税赋渐渐加重,民生开始凋零。
整个大汉都开始陷入狂热之中,无数的官员,百姓,纷纷捐钱捐粮,忍饥挨饿。
等待北疆的胜利。
可惜,再高涨的情绪,也有衰落的时候。
再好的肚皮,也有饿坏的时候。
大汉,终于走到了灯枯油尽的一天。
于是,阴阳家大盛。
开辟南疆三十年,为阴阳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南疆地广人稀,一年三熟,粮草充沛,于是,阴阳家开始借机引诱百姓南下,自漠北之战(公元前119年)之后,二十年间,赵磊借机往南疆移民过百万。
整个东南亚,几乎成了汉民的自留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