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十一年。
秦王下令放行滞留在函谷关外的一干齐鲁儒生,并把他们接到秦国。
坐在宽敞舒适的秦制马车上,儒生们对秦王表达了难得的称赞。
但等他们发现最后到达的目的地不是咸阳,而是长安县时,又立马把刚才的话收了回去。
儒生们虽然心里颇有怨言,但在秦国境内,他们也不敢放肆诋毁秦王。
当他们看到长安县里售卖的纸张时,瞬间愣怔住了,只因实在太便宜了!
秦国将出售东方六国的纸,和秦国本地售卖的纸进行了严格区分,做上了醒目的标识。
工坊造纸时也会物勒工名,自然没有人敢把秦地纸卖出本国。
他们一面在心里偷偷痛斥,秦王居然将高价纸卖给其他国家,一面又大肆抢购铺子里的纸张,要不是有每人每日限购规定,儒生们简直恨不得将整间铺子的纸购空。
如果说一开始还有人打退堂鼓,后悔来秦国的话,现在则颇有此乐间不思蜀的意味。
毕竟这么便宜的纸,也只有咸阳及其附近才有。
儒生们日日伏案,在纸上抄写典籍,简直不要太快乐。
-
咸阳城门。
李斯早早就来到了城门口,等着载着家人的车马到来。
他一边踱步一边向着远处急切的张望,不知过了路的尽头出现了一辆马车。
这马车和其他的相比,并没有特别之处,但李斯却感觉一定是这一辆。
车夫在城门口的前方停下,从里面先是走出一个挺拔的青年。
青年下地张望四周,随后将一妇人扶下了马车。
妇人出现的一刻,李斯确信那是他的妻子。
上蔡留守的十载里,他的妻子始终居安思危,丈夫每次寄回的钱都是用一半攒着一半,凡事亲力亲为,上敬公婆,下养子女。
十载的岁月,早已将当初姿色犹存的少妇,变得更加衰老和疲惫。
但李斯还是认出来她,朝马车慢慢地走了过去。
他的母亲年老眼花看不清来人的长相,一对儿女早已对父亲的形象渐渐遗忘。
而李斯的妻子,则是一脸的疑惑打量这个向他们走来的中年人。
来人衣着华贵,精神抖擞,看着比自己还要年轻几岁,和他印象中的那人相去甚远。
她有些不敢相信,这就是她的丈夫李斯吗?
直到他叫出自己的名字,她才敢确信,是他!
李斯扶着颤颤巍巍的老母亲,眼含热泪注视着妻子和儿女。
他这才注意到李由脚边还跟着一只小黄犬,和他当初养的那只长得一模一样。
李由见状说道:“这是老家的黄犬所生,黄犬老死后被我葬在了东门的桑树下。”
儿子的话,让李斯忽然想起了往昔岁月,抱起地上的小黄犬,他擦了擦眼泪,兴奋的说道:“以后我们就是秦人,我们的家就在咸阳!”
-
沈府书房,沈渺正在纸上写写画画,洁白的纸上有四个字大字极为醒目,分别是衣、食、住、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