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谦一看,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手下典农校尉陈登。
虽说陈登的年纪不大,可是本事却当真不小。
他本就是徐州陈家的公子,他父亲陈珪就一向以足智多谋而著称。
他陈登自幼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再加上有他父亲陈珪的耳提面命,如今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让后继无人的赵昱当真眼红陈珪有这么一个好儿子。
而且陈登也不负他才俊之名,不但为人爽朗,性格沉静,最重要的是颇有能力。
自从被举孝廉之后,陶谦便任命他为东阳令,治理一县之地。
初出茅庐的陈登却把东阳治理的有模有样,他自己也更是深得百姓敬重。
后来陶谦破格提拔他为典农校尉,一来也算是安抚陈家之心,二来陈登确实很有能力,再加上当时的徐州一带遇到了灾荒,陶谦把这样一个深受百姓敬重之人派出来,主理农事,也是为了让百姓安心。
而且陈登丝毫没有辜负陶谦的信任,不但亲自考察彭城一带的土壤状况,更是大兴水利设施,用以灌溉农田。
徐州能有如今“秔稻丰积”
的局面,全赖陈登之能。
此时大殿里鸦雀无声,陈登的声音就显得格外突兀。
他父亲陈珪曾任沛相,如今在家养老。
此时的陶谦看到自信满满的陈登,不由得有了一种陈珪年轻时意气风发的错觉。
况且陈珪一向以足智多谋著称于徐州,他的儿子想来也不会差,因此陶谦随即端坐起来,让陈登说说他的看法。
“回大人,如今的局势说凶险,倒也凶险。
南面的袁术如今被兖州军击败,退回了淮南。
可是他袁术却自领徐州伯,可见对我徐州颇有野心。
而今我等为了全袁术盟友之意,进犯兖州,又遭到了兖州军的攻击,丢了小沛,如今即便是说我等处于死生存亡之际,也一点都不夸张。”
“这些我已尽知,元龙啊,你就不要卖关子了。”
陶谦叹了口气说道。
“大人不必心急。
曹操这一路人马看似来势汹汹,其实不然。
那高夜悄无声息便夺了小沛,我等昨日方知。
若是曹操有意攻伐徐州,此时必是大军压境,又何必给主公写封信来?”
陈登下手位一个年轻人闻言,眉头一皱接道:“陈校尉之意,是曹操无力再攻我徐州,因此准备讲和?”
说话之人不是别人,正是陶谦手下从事孙乾。
说起来这孙乾在后世也算是个名人了,刘备的元从之臣啊。
自从在徐州投靠了刘备之后,就一直为刘备殚精竭虑,刘备入荆州,也多亏了此人的帮助。
只是在这个时代,孙乾现在还没有什么名声,不过他的来头可不小,能被一代大儒郑玄亲自推举到州郡的人才,如何能不被陶谦重视?
陈登闻言,点了点头道:“正是如此。
虽然曹操今年在兖州开始屯田,可是他去年毕竟招收流民近两百万,粮草便是他此时最大的短板。
即便是有颍川的帮助,想来也是捉襟见肘。
如今他连战黑山军、南匈奴和袁术,又占了鲁国和泰山,兵力疲惫也是自然。
因此高夜如今屯兵小沛,依我看来,这是逼着大人去和他谈判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