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下午六点半,程原从兴奋的人群中艰难挤出,略作环视,立即奔向了不远处手捧鲜花的母亲。
短暂欢呼后,程原扭头问:“爸呢?”
程原知道父亲在北京搞科研,但还是略有期待。
母亲却一脸神秘:“先回家吃饭。”
未等坐上久违的饭桌,热心的同学已发来贺电——一张新闻截图,赫然写着父亲大名,黑体字标出“程XX科研团队全球首次发现特种细菌”
。
正文写道,这种新细菌是6月7日下午从渤海海水中分离出的,它的膜蛋白结构新颖,细胞质中镶嵌诸多金属元件,分裂时端粒不缩减……“具有极高科研价值”
……
程原不想看下去了,他一直觉得父亲在科研方面很强大,为天下人所知是必然的。
但如果此时父亲能在身边,那会更加令人心安。
之后的几天,除了玩电子游戏,或与同学们出去嗨以外,程原一直想翻翻近几个月的新闻,弥补一下与时代脱节的痛。
便发现,各大媒体充斥的是人们对于特种细菌的“大胆预测”
,来自古冰融化,是远古人的智慧;来自地外文明,是联陨石雨的产物;来自人工改造,是资本的骗术……程原自己甚至受到了当地记者采访,询问如何做好一名科学家的儿子。
好在,他到底还是了解了许多“胜利之雨”
时期的故事,看到了联合国安理会上一位官员拍案而起说到“动用全球之力!”
的名场面;看到了因陨石残片而受损严重地区人民的水深火热;看到了祖国对他国各地灾区的鼎力相助;看到了北京上空陨石精准炸裂的壮观一闪;看到了海上渔人拾到陨石残片后的百感一笑……程原觉得十分庆幸的是,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抗灾过程中,各国没有发生太大的纠纷,至少明面上没有,尽管在人类发展史上这段小插曲是那么的突兀。
接下来这几天,随着对特种细菌的研究逐步深入,人们的好奇心也不断聚拢。
各行各业的人都喜欢在闲时翻翻关于它的动向。
它们被无数次地差速离心,分离出了上万种新的蛋白质;它们被无数种电磁波来回穿透,解析出了千奇百怪的电学结构。
人们不知道这些结构的意义何在。
它好似一台先进的电脑,却只有细胞的大小,并且具有好氧细菌的功能。
人们逐渐告诉自己,它就在那里,但它不属于我们。
于是,我们需要等待。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