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解释越糊涂。
西医在精准诊断,创伤、手术、急危重症等急救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而中医在慢性病和疑难杂症的标本兼治方面具有安全时效性。”
这个问题太容易引人诟病,郝教授只能做这样回答。
又有人递上纸条,是问怎么看待现在很难遇到好中医问题。
郝教授直接回答,“任何行业精英与普通人都有一定的比例。
中医医者之间也有比例,或许良医能占到10%,或许还达不到这个比例。
这么多的病人遇不到10%的好中医、精诚大医是大概率。
多数大范围覆盖与屏蔽少数,这是正常的。
但是这不是说中医不够系统,不够科学的理由,更不是黑化中医的理由。
大多数人未必有幸遇到10%以内的大中医。
所以这才是你们应该追求的目标,很多人都是传承不够,领悟不够,德能不够,不能学好用好真正的系统化中医而已。”
张三对这番话深有同感,找理由没用。
强化自身才是硬道理。
接着又有很多人向上传递纸条。
郝教授不再一一回复,而是挑选了一些问题回答。
张三心里痒痒,向胡唐月借了纸笔也写了一张纸条。
他要问的是前几天的困扰,就是那个遇到一无所有的患者该怎么办的问题。
他把纸条交给胡唐月让她帮忙递上去,胡唐月看了看内容,没有拒绝直接传了上去。
历落雪看到后一脸好奇的看着张三。
郝教授没有选择回答张三的问题,而是回答了另一张纸条的问题,“有同学问我中医发展的极致是什么?这个问题太大,我回答不了。
有人说科学发展到尽头就是神学。
我想中医的尽头可能也是神吧,毕竟我们中医出现过很多的神,神农氏、医圣张仲景、李时珍等等。
这些人在我心目中都是神的存在。
中医有阴阳、四象、五行、八卦、经络、这里面或许就藏着生命密码,在等待你们来解开。
未来在你们中间也许就会有人因为解开了这些密码而成神。
到了那一天可别忘了,我曾经是你的老师。”
一句话逗得所有学生哈哈大笑。
看看时间,郝教授拿起张三的那张纸条,把内容向大家诵读了一遍,“这位同学的问题问的很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