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絮的证言:
先夫人柳氏是柳家最后一点血脉,母族那面也几乎不剩什么人了。
兴武先帝圣明仁爱,当年下旨让小姐,哦,就是柳氏先夫人,进京。
原本是想接进宫里抚养,可那时候兴武先帝龙体逾发不妥,后宫的娘娘们或年迈体弱力不从心,或为先帝侍疾分身乏术,故而再三权衡下便下旨让同出身辽东旧部的平国公府来教养小姐。
于是乐庆三十六年,我和赵嬷嬷跟着小姐进了京,住进平国公府。
那几年,日子过得真是舒心呀。
老国公夫妇慈爱开明,对小姐视若己出。
便是后来世子,哦,就是小公爷方庸,闹着要娶小姐,老国公夫妇也只是因为小姐体弱,为难上火了一阵子而已。
但到底不忍心为难他俩,最终也还是点头同意了。
我后来常常发痴地想,如果时间一直能停留在那个时候该有多好!
小姐无忧无虑,和小国公爷青梅竹马,情深意重。
可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小姐的身子实在太弱了,自和小国公爷完婚就一直未能怀上子嗣。
那些年,她为方家后继血脉日夜忧虑。
小国公爷怕她忧思过甚,从不敢在她面前提及此事。
但老国公夫妇却为子嗣之事对小姐越发不满。
种种矛盾终在老国公爷去世那一年爆发出来。
自己的叔父到死都未能如愿得见孙辈出生而死不瞑目,太后娘娘异常震怒,于是亲自做主,迎娶陆氏进府。
那是……运和十年的春天,陆氏被一顶粉轿热热闹闹地抬进了平国公府。
自此成了名正言顺的二房贵妾。
不同于那些通房、婢女抬上来的姨娘,她是主子,也算是老夫人的儿媳妇。
彼时,赵嬷嬷已经去了。
国公府里只剩我一个是小姐从娘家带来的近人。
我知道小姐是极难过的,可她面上从不带出样子来。
每日依旧孝敬婆母,伺候夫君,温婉恭顺。
初时,小国公爷顾及着小姐的心情,并不和陆氏亲近。
可怎奈老夫人抱孙心切,对小姐明里暗里多有敲打。
小姐贤良,便去劝小国公爷。
于是,那陆氏在嫁进来一年半后终是有了身孕。
事态大概便是从那时起,变得一发不可收拾的吧?或许,更早。
小姐自幼娇弱,对中馈庶务不是很通。
这却给了陆氏可趁之机,她一进国公府,便打着为老夫人和小姐分忧的幌子,一点点插手中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