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安直到醒来,也没什么头绪。
他想了想,可能是上辈子的日子过的□□逸了吧。
真用脑的时候还不多,他虽然心里很急,可也没生什么智出来。
第二天早上,哥哥姐姐都早早起床要去上学了,周平和袁闯上三年级,袁辉上一年级。
周安也跟着起来,吃了早饭,迈着小短腿送哥哥姐姐到家门口,挥着小手,“哥哥姐姐们再见。”
“平平,你发现没,咱们安安越来越粘人了。”
袁闯笑道。
他从小就很喜欢这个小表弟,生下来白白胖胖的,两只大眼睛一眨一眨的,特别爱笑。
只可惜这个表弟命苦,亲爹不是个东西,返城后就没了消息,没两年妈妈也没了。
他的亲人只剩下他们了。
表弟从小就很懂事,特别安静,不象别的小孩子爱哭爱闹爱要东西的。
自从生了这场病,小表弟对他们越发亲近了。
周安小脸刷的就红了,象个大大的红苹果一样。
他确实喜欢上了这几个哥哥姐姐,很享受这样兄友弟恭的童年。
前世爷爷和妈妈就老说,“一家子要是团结,不让外人离了心,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周安深以为是。
“好了,赶快走吧,不然一会儿迟到了。
老师会罚的。”
周安的姥姥站在周安身后,笑呵呵的挥着手轰着三个孙辈。
周平和周安没了妈,有爹和没爹一样,她知道养着两个外孙对儿子儿媳妇其实不太公平,可是,手心手背都是肉,要是把外孙推出去,这么小的年纪,和送他们去死有什么分别?这也是她从小就疼大的闺女的亲骨肉啊。
她有时候也担心两个外孙和袁闯袁辉之间有嫌隙,到时候儿子儿媳心里有了想法。
看到四个孩子关系这么好,她心里就舒坦多了。
袁闯几个一听,撒丫子就跑开了。
他们要是迟到了,老师是真的会罚站的。
地里活儿倒是不忙,吃过早饭,姥姥和舅妈拿了一张桌子,开始“糊家纸”
------------------最起码在秀水村是这么叫的。
就是拿一张桌子,用白面做成浆糊,把平时一些废布条一层一层的糊起来。
等糊上几层后晒干了,翦成鞋底的形状,再用麻绳穿起来,这就是纳鞋底了。
周安在前世听过那么几嘴子,从舅妈开始打浆糊的时候他就知道,这是纳鞋底用的材料了。
周安坐在旁边睁大眼睛安静的看着。
其实他对这些东西没什么兴趣,再过二十年,不,十年,农村估计就不会有自己纳鞋底的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