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的宅子也不远,离着也就两户人家,以后定会常来给舅妈请安的。
倒是阿静,以后还需舅妈多费心了。”
周静就留在舅舅家里,也好跟着舅妈学些管家理事的。
以前在家里的时候,他和妹妹一个住内宅,一个住外院,院子也离的不近呢,乡下和城里不一样,乡下地方大,他家里有四进呢。
舅舅家只是两进。
从他看来,他和妹妹虽说是住在两家,可比以前住的还近了呢。
不过在周安看来,他有处宅子,对他们兄妹来说,底气不同。
有宅子,妹妹就算是孝敬舅舅舅妈,承欢膝下。
要是没有,就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
“娘,以后阿静妹妹就常住咱们家里么?”
九岁的范阳还是个小胖墩儿,周安兄妹从小起,每隔一段时间就来舅家住上几天,他和周静算是青梅竹马,知道阿静妹妹要在家里长住,乐的眼睛都眯了起来。
“是啊,以后,你要多照顾阿静才是。”
舅舅笑了笑,叮嘱儿子。
“娘,我会的。”
范阳点点头。
“后天我在家里摆酒,请舅舅舅妈和街坊们去喝安宅酒。”
既然在这个地方常住,安宅酒还是很有必要的,也该和街坊邻居联络下感情,以后少不得大家照应。
“难为你小小年纪,想的还挺周到的。”
舅妈点点头。
第二天,周安开始着手制作火锅底料。
这个不是周安吹的,前世他还是周氏二少的时候,回老宅聚会,也时不时的露两手,他做的火锅,可是家里人都夸呢,谁吃都说味儿好。
周安吩咐青风明月买了调料回来。
熬了一大锅麻辣锅底。
调料有麻酱,豆腐乳,韭菜花,蒜泥,辣椒油,香葱,醋,香油,花生碎,本来是要准备香菜的,只是现在是九月份,可能是季节的原因,没有买到。
不过这些调料,也尽够了。
两个奶娘的家人,他奶娘杨嬷嬷一家五口,青风明月上面还有个一个哥哥,叫兴儿,今年十六了,还没有娶妻。
妹妹的奶娘周嬷嬷一家九口,大儿子旺儿,还有旺儿的媳妇儿,大孙子叫阿杨。
今年五岁,老二阿忠,也已经娶妻,孙子叫板儿,今年四岁。
。
老三是个姑娘,叫若菊。
今年十二了,现在在妹妹房里做大丫环。
老四叫若玫,今年八岁。
还有陪房一家杨叔一家,杨叔杨婶,还有三个儿子,老大叫小福子今年十四了,老二小喜子今年七岁。
老三小祥子今年三岁。
除此之外,妹妹手下还有若柳,现在和若菊若玫一起跟在妹妹身边,住在舅舅家。
这次周安是把他底下所有的下人都带出来了。
一共买了五斤猪肉切成片,五斤羊肉切成片,五斤牛肉切成片,还有五斤鱼做的鱼滑,五斤毛肚,五斤鲜豆腐,五斤粉条,还有五斤萝卜,五斤酥肉,五斤血豆腐。
五斤豆腐干,五斤斤小白菜,还有五斤面条。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