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村里的人几乎都聚齐了,在沈星家及其周围搭了不少棚子,就为了这两天的席面。
老村长,沈星,袁家二老,周安的舅舅舅妈,明成,朱旺和大队里的几个干部做了首席。
自从在沈老爷子那里学了手艺后,村里几乎家家都有出去的,有的是全家人开餐馆,有的是亲戚朋友合起来的,也有给饭店打工当厨师的,基本上收入都不赖。
大家也都给沈老爷子送了年礼,挺实惠的,就是钱。
--------------------这是村长的意思,全家这么多户人家,都送吃的,也吃不完,还得放坏了,不实用,不如送钱。
人家教了门手艺,要是在早先儿,就得师父给养老送终的。
这全村一起养,负担又不重,多占便宜的事儿啊,多少不强求,合乎着自己的情况给就得了。
大家也都挺响应,少的有给五毛的,多的二十的也有。
还真有那种家里条件本来不错,在省城开饭馆赚的不少的。
大家也找村长提议,不如全村儿一起聚一聚。
都挣到钱了,大家也愿意一起乐呵乐呵,一是和大家联络联络感情,都是一个村长大的,以后还要互相照应呢。
二来也是交流交流经验,开店的经验,炒菜的经验,都聊一聊。
村委这一收钱,家家都很踊跃,还纷纷要求多吃几顿,也省得一家家地去串门,多方便啊。
老村长一听,也是这么个理儿,大手一挥,这一顿席面就改成了两天。
于是,村里的餐饮行业交流会暨村民联谊大会就这样顺利开幕了。
先提前把菜什么的买好了就成,连厨师都不用额外请,他们村别的不多,就是厨师多!
袁家还是在做炸辣椒酥的生意,收入不错。
每天往城里送货。
因为是袁家人和沈星结了善缘,村里人也都跟着享了福报,袁家人在村里的地位还是很高的,好多人上来热情地跟周安的外公舅舅敬酒。
“小安,给。”
坐在旁边的哥哥给周安夹了一口肘子。
周安夹起了送到嘴里,哇,肉吃香啊,不由地眯了眯眼睛,这样的生活,真好。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想都番外下的,可是看了看,别的好像不用写啊,咳,主要是不知道写啥。
文就到此完结吧,下个故事再见了。
感谢一路追读的小天使们。
本章留言前五十名每人一个小红包。
————————.
.章节报错,找书,交流小说群914665452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