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老族长咳嗽一声为号,族里的四个带着棍棒的小青年立刻行动起来,应声闯进了王先生家的课堂上。
“哪个是杨则文?”
四个人气势汹汹地往课堂一站,手里还拿着手腕粗的棍子,学生们当场就瓜了,下意识地齐刷刷地望向了杨则文。
王先生当下也暗道不好,猜测这几个人可能是周安找来的帮手。
想也知道,杨则文一个九岁的小孩子,平日里连村也很少出,能得罪谁啊,就是真在村里和哪个孩子有什么打闹,也绝对引不出来阵仗,还就是和周安有些不对付。
没想到,这帮手还一下来四个,看样子还不好斗的样子,没看都拿着棍棒嘛。
王先生心里不禁有些后悔,当初他是看着马氏当了周大生的家,周家的族长又偏向马氏母子,周安他亲舅舅又不在了,想着也没人给他出头,这才接了马氏递过来的银子。
哪里知道,周安还真能找来帮手呢。
不过王先生转念一想,不对啊,这可是在自己家里,自己的村子里!
自己的地头,怕他们做甚?
“真是岂有此理!
你们,你们………”
王先生当下就勇敢的伸出了食指,指向魏家的四个青年,并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声音里已经带了些颤抖。
只是,他的话还没说完,四个青年已经上前拖起了杨则文,直接带出了课堂,连眼神都没给王先生一个。
他们昨晚也听家里人说了,这个先生和马氏是一个鼻孔出气的,不是什么好东西。
老族长说了,要是他识趣,就此不掺和老周家这些狗屁倒灶的破事儿,就放他一马,要是不识趣---------就打到他识趣儿为止!
“放开我,放开我,放开我。”
在众多同学的目送中,杨则文渐渐远去,离开前,他发出了不甘的呐喊。
看到四个后生光荣圆满地完成了任务,站在门口的老族长欣慰地捋了捋胡子,又挥了挥手,一行人又向周家的族长周家程家里而去。
魏家一下子来了五十多个人,这么大的阵仗,一看就来者不善--------没看好多青壮手里还拿着棍子呢嘛,总不是来和大家讨论诗词歌赋的吧?
这毕竟是周万程的地头,早就有周氏族人看势不好,早早地小跑两步来跟他通风报信的。
周万程当下就有点后悔了,五两银子是不少,可被人找上门来就不值当了。
他是真没想到,周安会去魏家拉帮手啊,更没想到,魏家还真给他出头来了,而且来的还不少。
只是,已经走到这步,覆水难收啊,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了,当下指示小儿子,赶紧的,把周家的族人也召集起来,哦,也带上棍子,无论如何,不能在自己的地头上被外来人给打了。
同时,赶紧地出门迎接魏家族长一行。
在他们周氏族人还没集合之前,他要是跟魏家翻脸,那不是找打嘛?肯定得先把人稳住了。
只见魏家的老族长背着手走在最前面,后面一堆打手浩浩荡荡地跟在身后,老族长的大儿子和一个族侄一起护卫两翼,威风极了。
杨则文则跟着小鸡儿似的,被几个青年拎着。
后面跟着的是无数的看热闹的吃瓜群众。
整个李家佐,在村里的基本上都到了。
这年头,娱乐项目太少了,广大群众也盼着有个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好不容易魏家老族长亲自带队到他们村送瓜,哪有不捧场的道理?
不捧场不是李家佐人!
此时,周万程家附近已经是人潮拥挤,一些草垛子上,墙上,树上,也站满了人,有些人来的晚了,因为视线不好,再加上现场比较嘈杂,就影响了吃瓜效果,不过,这个困难难不倒大家,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嘛,上草垛子的上草垛子,爬墙的爬墙,爬枝的爬树。
“哎哟,魏老哥,这是哪阵风,把你给吹来了。”
看着家门口的这些人,周万程强做笑意地在门口迎了出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