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球迷造出了一波人浪。
几个激动的上海球迷脱掉了T恤,张大嘴巴唱起了“欧雷奥雷奥雷”
,T恤在他们手里飞舞。
一个兴奋的声音播报刚刚改变的比分,响彻全场。
十几个红色的气球被释放了出来,越飘越高。
黑白相间的皮球被放回到球场中心,一声哨响,比赛重新开始。
这时,四川球迷回过神来,开始吼“雄起”
。
压力面前不低头,落后以后不服输,这才是“雄起”
的真义。
张虎吼得青筋暴露,汤胤吼得声嘶力竭,方自归站在那个看台的最前沿,用力挥舞手中的那面大旗。
整齐的“雄起”
声越来越大,方自归听起来,都有些震耳欲聋。
在铿锵有力的四川口音的“雄起”
声中,全场四川球迷的声势,竟然一时盖过了上海球迷。
在上海,四川球迷怎么可能压过上海球迷的声势呢?因为,汤胤虽然每次开项目进度会时都用“形势一片大好”
的说法鼓舞士气,等到他真正进了体育场,他发现形势居然比自己掺了水分的用来鼓舞士气的形势还要好。
汤胤原来预估到场的全部四川球迷大约两千人左右,因为来看球的四川球迷包的是专机,又不是专列。
谁知进场后,汤胤发现四川球迷的动静比预想中大很多,他做为大学生助威团团长,就跟其他看台的四川球迷联谊了一下,才知道现场的四川球迷竟有六千人之众,大大出乎汤胤意料。
原来,汤胤的预估遗漏了我国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
震耳欲聋的“雄起”
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工人有力量”
造成的。
这支被汤胤遗漏的有生力量来自宝钢的一个分厂,为何该分厂的工人老大哥们这么支持四川队呢?是因为改革开放后建设宝钢项目,项目建好后,这个分厂就从四川整体搬迁到上海了。
既然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在三线建设时期可以根据需要把工厂从沿海迁到西部,到了改革开放时期,当然也可以根据新的需要把工厂从西部迁到沿海。
所以,该分厂职工基本上是说着“日你仙人板板”
长大的,他们怎能不支持四川队?
除了工人阶级、大学生和四川本地的有钱包机来看球的人这三大主力外,各看台上还分布着一些支持四川队的游兵散勇。
比如应辉就和一个同班同学在一个以上海人为主的看台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