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印光大师自称“常惭愧僧”
,我的同学煮云法师也经常自称“苦恼僧”
。
“惭愧与苦恼”
确实不可不知,不可不奉行。
因此,要知道“惭愧与苦恼”
这一句话,也成为我的座右铭。
印光大师、煮云法师一个称“惭愧”
,一个称“苦恼”
,历代以来,几乎所有的高僧大德都经常自谦“惭愧”
与“苦恼”
,今日的青少年学道不易成功,就是因为少了知“惭愧”
、知“苦恼”
的性格。
假如一个人从他懂事的时候开始,就经常“惭愧”
对父母的孝顺不够,经常“惭愧”
对老师的尊敬不够,经常“惭愧”
对亲人的照顾不够,经常“惭愧”
对晚辈的提携不够,经常“惭愧”
不懂世间的各种学术,经常“惭愧”
对别人的恭敬与沟通不够,经常“惭愧”
没有能力担当世间的各种责任,经常“惭愧”
不能帮助世间多少的苦难众生,经常“惭愧”
自己的思想、信仰不够清净,果能如此“惭愧”
,就会奋发图强,有所作为。
所以儒家有谓:“知耻近乎勇。”
《佛遗教经》也说:“惭耻之服,无上**。”
光是知道“惭愧”
不够,我们还要知道“苦恼”
。
我自幼就不善于佛教的歌咏梵呗,自觉非常苦恼;我一生没有语言天才,学了多次的英文、日文,都不能进入情况,经常感到非常苦恼。
此外,我没有特殊的技能和专长,也觉得非常苦恼。
例如听到有人向我报告水电的专业设备,我就不知如何是好;听到有人和我说明财务收支预算的数据,我也不知如何应对。
但由于我能效法古德“知道惭愧与苦恼”
的美德,发心学习,勤劳向上,不敢稍懈,让我感受到“惭愧与苦恼”
为我的一生增加了无比的力量。
先师志开上人在我初出家的时候,经常训示说:“我们要‘知道惭愧’,要‘知道苦恼’。
因为我们这一世系既没有辉煌的传承,也没有往圣先贤的历史;我和你既没有受过完整的教育,也没有过人的智慧,既没有皇亲国戚可以依附,也没有豪门巨子作为靠山。
现在我们的一切,所能靠的只有佛法、因缘,靠我们‘知道惭愧与苦恼’,以‘惭愧与苦恼’激发我们奋斗、精进的力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