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看看吧,这是洛阳城杨奉收下的骑都尉徐晃命人送过来的锦囊。”
此时的曹操刚刚经历了谋士戏志才的去世,而后面的鬼才郭嘉还没有到来,属于青黄不接的阶段,不过影响不大。
荀彧首先看了起来,只见上面写着很简单的几个字“曹公亲启,吾乃江夏黄襄、黄仲礼,仰慕曹公久已,无奈此时没有能力为曹公效力,待到学成归来之日,再为曹公牵马;时为曹公举荐一位良才,河东徐晃徐公明,整军严厉,行进有章法,对敌有谋略,不才评其‘有周亚夫之风’还望曹公明鉴。”
其实还有第二封信,只有短短的一句话。
“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知道荀彧的性格,所以没有拿出来而已。
以曹操的智慧,当然看得懂这句话的意思,仿佛给自己打开了前路一样,使得自己有了前进的方向,故而此时的曹操对还未见面的黄襄感兴趣了起来。
看完了的众人都没有开始说话,意思当然很明显,但是在座的谋士基本上都是智商120以上的人物,脑海中的思绪以一百八十迈的速度转动了起来。
只有稍微没想多少的或者说对比这些谋士而言没有头脑的武将发言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曹操手下的大将曹仁。
“主公,先不说这个黄襄是何人,徐晃此人我也听闻过,原是蓝田县的一介小吏,黄巾之乱的时候弃笔从戎,立功颇多。
其他的不太了解。”
其他武将也大多是这么个意思。
现阶段大家还是在创业阶段,没那么多小心思,所以有本事的人加入他们,他们反倒是觉得这是好事。
曹操不可置否,看了看谋士这边,荀彧慢慢地开口了:“主公何不去洛阳觐见天子,也好表明主公对天子的效忠之意和护汉之心。”
完全顾左右而言他,但是曹操知道里层的意思。
徐晃此人怎么样我不知道,所以不评价,但是主公你完全可以亲自去看一看,还可以混点好处,顺便把兖州牧这个职位做实了。
反正兖州和洛阳隔着又不远。
至于信中黄襄是何意,不急,反正他说学成归来会到主公麾下效力,咱们先放着。
毕竟这是两件事。
只有曹操知道,黄襄此人有没有大才还不知道,但是有才是可以肯定的,连荀彧都希望自己去洛阳觐见天子,说不定自己真可以复制前人的功绩,比如说霍光。
正好此时,洛阳的另一个人写的书信也送到了曹操这里。
“启禀主公,洛阳有书信致。”
一个传令兵急匆匆的进来,外面典韦没有阻拦,说明有急事。
“拿来”
曹操一把拿过书信。
看完之后眼光甚亮,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正愁怎么拿下天子呢,城中的董昭希望自己带兵前去勤王,他会里应外合。
未等众人反应,曹操直接下了命令,这就是他和袁绍的区别,换成袁绍遇到此事,不开会讨论个几天几夜,那都是对不起他袁大少麾下那群谋士。
“夏侯渊领两千骑兵在前方开路,疾行洛阳,路途不可擅自行动。”
“夏侯渊领命”
“我亲率五千步军为中军,子孝和公达随军,文若坐镇许昌,务必看好兖州,仲德管理好律法,无论是谁,皆不可犯,否则你直接处置,余者守好各处,务必把兖州各处清剿干净。”
“臣(末将)等遵主公令。”
众人抱拳。
曹操心中火热。
霸主之路,就此被黄襄的第二信点燃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