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李青赶紧辩解。
“陛下,臣自幼吃百家饭长大,若非村中村民接济,早已饿死街头。”
“于臣而言,村中长辈,皆是臣的再生父母。”
“臣虽为御史亦是大周驸马,但作为人子,岂有不能向父母行礼的道理。”
“臣以为臣无错,臣之长辈以无罪。”
村长几人,不但都上了年纪,身体也落下了不少伤病。
按照大周律法处置,那就是杖责十次。
以他们的年纪和身体,十丈下去根本就活不下来。
这时,门下省侍中宋珏感觉捧杀李青的大好时机来了,赶紧出列道:
“启禀陛下,臣以为侍御史于贫寒中崛起,入朝为官又为驸马后,仍旧把从小接济他的村中长辈视作再生父母,此乃至孝!
朝廷非但不能申饬侍御史,反而应当宣扬他的仁孝。
那几个黔首,也不能治罪,甚至应当让礼部送一道牌匾,表彰他们为大周养育出侍御史这般栋梁之材。”
礼部侍郎李璨,也出列道:“臣附议!”
国子监祭酒孔嵬,亦出列道:“臣亦附议!
李御史无过有孝,他村中长辈无罪有功。”
随着这三人的带头,其余门下省官员,礼部官员,也纷纷附议。
到了最后,即便是看李青也十分不顺眼,甚至与御史左中丞黄钦学共同商量参奏李青以求报复的御史右中丞胡亦铭,也出列附议。
眼前这一幕,直接把黄钦学看傻眼了。
他怔怔地看着胡亦铭,心中大骂老奸巨猾,一出问题立马掉转风向,端的不为人子!
“众卿言之有理。”
天符帝没想到李青被参,反而收获了一个意外之喜。
这件事要是宣扬出去,就坐实了李青至孝的名声。
“李青至孝,当为天下表率!
着礼部制作牌匾,表彰临平府李家村。”
“谢陛下!”
李青作揖答谢后,并没有回到自己的席位上。
而是参了黄钦学一本。
“陛下,昨日臣大婚,向村中长辈行参拜大礼,人人皆知他们是臣的衣食父母。
臣能有今日,靠的就是黄大人口中所谓的黔首接济。
而当时在场之人,便有黄大人。
黄大人明知臣并非向黔首行礼,而是向再生父母行礼,却在朝堂当中借此事发难。
臣参黄大人攻讦同僚,在御史台打压异己之罪!”
话音落下,黄钦学顿时被吓得冷汗直流。
参人不成反被参。
还被安上了一个攻击同僚,打压异己的罪名。
这罪名若是坐实了,即便他是天符帝的亲信也得灰溜溜地滚出御史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