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如祭祀民间白莲教的一些邪神,山精树怪之类的精灵,都属于淫祀。
而且重“礼”
的古代,祭祀对于身份与时节都有讲究。
道教之中金箓斋,为帝王所修,保镇国祚。
玉箓斋为王侯大臣所修,保其禄位。
黄箓斋为一般士民所修,消灾延寿。
如果一般市民越级修奉金箓、玉箓大斋,即为淫祀。
如果诸侯越级祭祀名山大川,即为淫祀。
就比如泰山封禅,一般默认非大功绩者不可为,因为宋代某一位皇帝越距(没啥东西还硬上)之后,之后的皇帝就已经基本放弃在泰山大张旗鼓的正经打卡了。
并且一般来说,东方不是某一些节日,是不会专门的去祭祀某一方面的神灵。
对于普通人来说,最多就祭祀祖先的时候,顺便将正神祭祀一下,而后换一换门神桃符(对联)之类的。
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都差不多。
纪念逝者也好,庆祝丰收也好,与高高在上的神明有关系,却又没有那么紧密。
神在活动中,是绝对不会是占据主导甚至是核心地位的,所有庆祝活动的核心,必然是人。
而西方,一开始出生的洗礼,到最后的入土,信徒的一生之中神明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天主教规定七件圣事,即洗礼、坚振、告解、圣体、终傅、神品和婚配。
洗礼(Baptism)
洗礼是为儿童或成人施行的仪式,意义在于涤除罪孽,使领受者开始与上帝在一起的新生活。
教士将水洒在受洗者的头上,说道,“我以圣父、圣子、圣灵的名义为你施洗。
“
坚振(Confirmation)
坚振是接受经过洗礼的人为教会正式成员的仪式。
由主教,有时也可以是神甫,将圣油涂在领受者的额头上。
圣油表示领受者受到圣灵的鼓舞,将能够始终不渝地实践他们的信仰。
从17到20世纪,婴儿时受过洗礼后,坚振在两岁到七岁之间施行。
到了20世纪末,坚振通常推迟到十二三岁。
圣餐(Eucharist)
圣餐是庆祝“最后的晚餐“的礼仪。
在最后的晚餐上,耶稣将面包分给门徒,说道,“这是我的身体。
“然后又将酒递给他们,说道,“这是我的血。
“
天主教徒称这一仪式为“弥撒“(Mass)。
弥撒分为两部分。
头一部分是礼拜仪式,包括祈祷、唱诗、诵经和讲道。
第二部分再现耶稣和他的门徒们的最后的晚餐。
根据天主教教义,在这部分仪式力,神甫以耶稣的名义行事,借助圣灵之力,将面包和酒转变成耶稣的真实的肉与血。
此时信徒们前去领取圣体(即走向祭坛、下跪,让神甫将一张小薄饼放在舌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