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乱李昖兴大狱,重臣求情保民心
朝鲜柳成龙因功升为领议政,伊斗寿则被降为中枢府事。
柳成龙担任朝鲜一国的宰相并为预防日军再次入侵开始研究防御方案。
柳成龙领新任兵曹判书李德馨、吏曹判书李恒福觐见朝鲜王李昖。
李昖正与金贵人饮茶,见三人前来便询问方案准备如何?
李德馨答道:“殿下,我们与领相商议过后,定下两种方案。
一是养民即养军,所以应全力生产粮食及食盐。”
朝鲜王也认为应当如此,但朝鲜战乱过后土地荒芜,如何尽快完成所需却令朝鲜王费解。
李恒福随后便呈交奏疏称具体方式尽在其中请李昖阅览,随后便说到第二份方案:“关于补充军士,以往朝廷通过训练都监来培养人才,地方还以服兵役来征集,所以只以贫苦的百姓来形成军队,若想强军,应无论两班还是乡民,都不应再有良贱之分。
需编成束伍,可让所有可杀敌之人尽可参与,一视同仁。”
李昖听后十分吃惊:“领相,非要如此不可?两班之前对免贱法、作米法都已好不容才让步,再照方才所说,那士大夫和乡民还有何不同?寡人也十分为难。”
柳成龙劝道:“殿下,自从太祖建国之时,卫国军役便是不分身份,是人人都会感到荣耀的义务。
但久后两班利用职权及利诱令人代服军役,渐成惯例。
最终在中宗大王时变为理所应当,两班只为一己之私,贪图富贵安乐,不敢为国家牺牲,却还身处高位肆意妄为,被祸害已久的百姓又怎么为国家卖命。
战乱初期士卒溃散,这也是原因之一。
束伍军并非扰乱两班和乡民的身份秩序,而是恢复太祖之法而已。”
李德馨也说道:“自殿下准许施行免贱法和作米法后,民心大振,束伍军可整顿国家军纪,克服国乱。
望殿下明察。”
李恒福也说道:“殿下,据臣了解,并非所有两班都反对束伍,两班中部分有志者对束伍极为赞同,士大夫中也有不少在国难中动员义兵,此事并非不能被两班接受。”
但李昖担心战乱结束之后反而会令两班造反,柳成龙劝李昖现在不必担心两班,而应预防日军再次入侵。
李昖无奈。
晚间世子光海君请见李昖,李昖问道:“各地义军队长不断上本支持束伍,可是你在背后指使?能如此轻易动员他们的除了你还能有谁。”
光海君直接坦言:“殿下所猜无误,是儿臣告知了各地义军队长束伍的意义,儿臣也担忧两班反抗,但儿臣认为此为克服战乱所设,而战乱之后也可调节或废除此法,法令制定需因时而变。”
李昖轻笑光海君变了不少。
光海君面无表情轻声答道:“天下人心每天都在变化,儿臣自然也不例外。”
李昖因此表示一定会考虑光海君的建议,光海君拜谢告退。
另一边李德馨也对柳成龙表达了此事的忧虑:“主上左右为难,两班虎视眈眈,恐怕冲突一触即发,主上殿下最近接受了这么多的改革奏请已是奇迹,束伍一事是否可以暂缓推行?”
而柳成龙决心必须将改革进行到底,正欲再去请旨,李恒福匆匆来报束伍法已经获得准许,承政院已经开始向全国颁布,柳成龙细问下才知是世子及义军队长也给予了帮助。
在之前关于光海君能否得到明朝正式册封为世子一事上,柳成龙因表达了否定的观点而深深触动了光海君日渐敏感的内心,自那以后对柳成龙也时有误解,渐渐疏远,略加敌视。
也正因此才令柳成龙感到诧异。
而光海君经过长期的挫折和磨砺,也潜移默化的从贤明宽厚转向满腹心机,渐渐涉入党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