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名为不周山的小土堆拔地而起,增长了二十几米,加本来的七米,有三十米高了。
相当于十二层楼那么高,也不矮了,算是一座山了。
但是不周山是前世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山名,最早见于《山海经·大荒西经》
‘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相传是人界唯一能够到达天界的路径,从这就能看出真正的不周山到底有多高。
通天之山,这座三十米高的山远远还配不上不周山的名讳。
再从‘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这句话来看,说名不周山是裂开的。
而这座山别说裂开,特么光滑圆润的不像话,整座山体光秃秃的,好像长根草会死一样。
就这?
也配打上不周山的名号?
尚游在心里吐了会槽,顿时感觉身心愉悦,他将目光投到了下一种神物当中。
扶桑树。
两棵在海边相依为命的小桑树,长高了些,也长粗了些,甚至还结了桑果。
血安同柳成荫在地上捡着掉落的桑果,边吃边品头论足。
尚游看着也有过一丝念头,想去尝尝这果子有啥效果,可他很快把这丝念头给捏灭了。
只因在《山海经.海外东经》载: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
在神话传说中,扶桑可是太阳栖息的神树,而太阳是用乌鸦来搭载的,既有载日乌鸦一说。
这特么随便搞两棵小桑树,就当做扶桑树来养,是不是还要他抓几只乌鸦来,甚至在把天上这五个太阳让乌鸦背下来,飞到这所谓的扶桑树上,来休息吗?
至于扶桑树另外几个神话版本,那就更加不可能实现了。
扯,竟扯。
尚游心想他若有这么厉害,早就不把这神岛当回事了。
就算以后有,猴年马月的事,谁说的定了。
真是有够好笑的了。
他的目光转移到了下一位。
五色石。
除了手脚长肥了点,石身更加艳丽了,它几乎没啥大的变化。
而唯一不变的,是它那永不止步的脚丫子,特么都跑了几天了,还没跑够啊!
不过此物倒没大槽可吐,懂的都懂,这是女娲炼的补天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