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禾入了大庙,先祭拜了先贤、祖宗,然后率领群臣立于祭台下,静静等候。
待到天边彻底亮起,孔放着侯服,戴侯冠,佩侯缨,在礼部属官的引领下,奉着黄绢,走大庙正中的大道,出现在了祭坛前。
在孔放身边,还跟着两个着王服、戴王冕的小子,一个捧着一个匣子,一个捧着一个盒子。
群臣们见此,用眼睛快速的交流了起来。
有人隐隐猜倒了一些什么,神情震撼。
耿况惊的直瞪眼。
“不会吧?!”
“不会吧?!
!”
杨音听到耿况在低声惊语,急的抓耳挠腮,“耿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耿况倒吸着凉气,嘴里一个劲的念叨,“一会儿你就知道了……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杨音更急了。
眼看着冯英、马况、马员、耿况四个人都知道了,就自己不知道,他肯定急。
别人都猜倒的事情,他却猜不到,那是不是说他的智慧比别人低?
那他能忍?
但他并不知道,此事其实跟智慧无关。
冯英四人之所以能猜倒,是因为他们在王莽手底下当过重臣,了解一些王莽的做事风格,也了解一些重大场合,一些人拿的某些东西的含义。
比如,孔放身边那两个头戴王冕的小子。
能让他们捧上祭坛的东西,少的可怜。
孔放带着两个头戴王冕的小子走到鱼禾身边,躬身向鱼禾一礼。
鱼禾侧身避开了孔放的礼。
因为孔放手里拿着的黄绢非同凡响。
孔放在鱼禾避开了自己的礼仪以后,也没有客气,带着两个头戴王冕的小子上了祭坛第一阶。
孔放高举自己手里的黄绢,朗声喊道:“跪!”
此话一出。
祭坛下群臣哗然。
他们一瞬间就明白了鱼禾到底在藏什么,也明白了孔放手里拿的黄绢是什么。
王莽能向鱼禾宣的旨意不多,需要跪迎的只有两个。
一个是封王旨意。
另一个……嘶……
群臣们心中骇然,口中倒吸着凉气,一些人差点惊的昏死过去。
马况、马员虽然早就知道会发生什么,但事到临头了,还是惊的无以复加。
倒是冯英还算坦然。
他缓缓的跪伏在了地上。
其他人立马跟着跪伏在了地上。
在场的,除了宣旨的孔放,以及鱼禾,剩下的全跪伏在了地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