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鸟是上京人们的四大爱好之一,也算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同化现象。
那些个养鸟人,早上天蒙蒙亮就骑着辆脚踏车,挂上两三个鸟笼,跑公园树林里遛早。
他们会聚在树下,把鸟笼合挂一处,俗称“会鸟”
。
完了后,有些人觉得不过瘾,还会再去小茶馆和其他养鸟人碰头,来壶清茶,摆两盘点心,聊聊养鸟的经验。
人嘛,总是怕寂寞的。
其实祁镜当年一个人住,过了40后闲得无聊,也渐渐有了这方面的爱好。
不过因为他性格和工作方面的问题,没能坚持,只是开了个头就作罢了。
当然那次失败的尝试也不全是失败。
但凡他下决心要做什么事儿,肯定会抽时间好好研究一番,那些当年无用的经验便成了现在的知识。
在决定养鸟的时候,祁镜买了相关书籍看过不少资料。
怎么喂养,怎么防病害,怎么驯化都有讲究。
甚至怎么区分鸟儿的叫声,他也专门去公园找人请教自学过。
他好歹也养了一段时间鸟,对辨认鸟声还有点心得。
鸣叫起来行云流水,音色悦耳,种类多变的是画眉,驯化开口后可以变着法地叫,一天不带重样。
清脆宛转,悠扬绵长的是百灵,训练前后的叫声差别非常大,是最值得花费心思的鸟。
唐惠民这只百灵恐怕才入手没多久,刚开口,声音有些刺耳单调,应该没经过训练。
隔壁的画眉倒是有些年头了,鸣起来让人心醉。
另一个笼子没听见声音,梁秀铃介绍是个八哥,也已经养了很多年。
一般只有见到唐惠民才会学说话,其他人来了没用。
“没想到小师傅对鸟那么有研究。”
梁秀铃从厨房端来两杯茶放在茶几上,笑着说道,“先喝茶,喝完茶再做法事吧。”
祁镜点点头,回到了大厅。
胡东升本来是想趁着祁镜吸引了梁秀铃的注意,溜进他们的卧室好好查看一下。
没想到,梁秀铃虽然看上去是个容易中招的中年妇女,但还是很懂得保护身家财产的。
卧室门上了锁,大门却开着,万一祁镜和胡东升有什么问题,她能第一时间找人来帮忙。
而卧室里藏的现金因为锁门的关系没法被动,真是两头都做了准备。
回到大厅,祁镜和胡东升碰头。
胡东升微微摇头,表示自己刚才寻宝失败,至少找过的厕所和几个柜子里没什么问题。
而祁镜则笑了笑,看了眼阳台,开口说道:“师兄,请去阳台一观。”
这是两人之前就对好的台词,如果有什么发现就会这么说。
现在再配上祁镜肯定的眼神,显然已经找到了目标。
“师弟有发现?”
胡东升继续扮演着师兄的角色,一到阳台便顺着祁镜的手指方向看向天花板,直接说出了答案,“看来不详之气就围绕在这三只鸟笼之间啊。”
“鸟笼?”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