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刚下过一场秋雨,寒气还未消散尽。
从下往上看这峨眉山,只见那将近千米高的山峰深入云端,山路也极为陡峭。
山脚下有东侧、西侧两条路登山,但是很显然,东侧的路易走,因为台阶清晰可见;而西侧的台阶上,积满了落叶,很久无人走过了。
望舒没有说话,直接踏上了西侧的台阶。
相柳和禹也紧跟着师父,踩着西侧那布满湿漉漉的落叶的台阶,一级一级的开始登山。
走前一百级的台阶上,望舒的速度如常人一般;从二百级的台阶开始,他越走越快。
与此同时,身后两个徒弟已经拔剑而起,运着‘追风’剑法,引动风势,身如飞燕一般,紧跟着师父,未曾落下。
等到两个时辰之后,两人已经没了刚开始那么大的力气,速度逐渐慢下来。
望舒虽然在他们俩前面走,但是时刻感知着二人的速度,知道他们已经力竭,也放慢了速度,并且嘱咐道:
“你们俩不必急躁,现在只需以常人的速度前行。
只要再往上两百级,就到了这峨眉山的‘观月台’。
等到了观月台以后,你们可以在那里休息一下。”
望舒口中所说的观月台,在大概第七百阶的位置。
观月台其实就是在峨眉山南侧,有一块从山石伸出的大石台。
要是远看一下,这个大概二十米长,十五米宽的平台,就像是这座千丈高峰上伸出的一点棱角而已。
等到三人在观月台前的树荫底坐下,禹给望舒递过去前日给他买的酱饼,说道:
“师父,那天下午我们买了酱饼,也给您买了一份,本来想您回来就给您,一直没赶上。
您现在尝尝吧,我和师弟已经吃过了,味道还不错。”
望舒接过酱饼,尝了一口,满意地说:
“嗯,味道确实不错。
下次可以顺带买一根糖葫芦给我,糖葫芦我也喜欢。”
师兄弟两人相视一笑,相柳说道:“好嘞,师父,下次我们给你带一根最大的糖葫芦,包您满意!”
望舒点点头,说道:
“嗯,不错,看在你们对我如此有孝心的份上,我透露给你们一点:今天是九月廿七,我带你们出来修炼,也快一个月了。
再有几天,你们就能入第二境‘劫’境了。”
“师父,这第二境‘劫’境,与第一境‘烛’境的区别何在?为什么我俩还是一点灵力都没有感受到呢?”
禹当即提出疑问后,相柳也接着问道:
“对啊,师父,您说的‘虚烛’和‘实烛’好像我完全没有感觉,难道我们修炼上还未进门?”
望舒答道:
“第二境‘劫’境,与第一境‘烛’境相差很大。
“这第二境‘劫’境,也分为两个小境界。
分别是‘无忧劫’以及‘生死劫’。
“在第一境‘烛’境,无论你修炼何种功法,无论你修炼的扎实稳重,还是轻浮潦草,都可以点燃体内心烛,然后进入第二境。
“但是,进入第二境‘劫’境之后,就要开始接受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修炼的考验了。
“在‘无忧劫’的时候,修炼者只是需要应对一些无关性命的小劫难,就可以达成圆满。
而‘生死劫’必须经历过生死,才能修炼成功。
“有的修炼典籍,可以靠一些幻境的布置,让修炼之人有七成的把握去度过他们的‘生死劫’;
“有些功法绝学,可以提供一些隐秘之地,让修炼之人有五成的机会去闯过他们的‘生死’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