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护眼
茅山书屋>枉生录 > 第55章(第1页)

第55章(第1页)

「外间都以为,当了皇帝,必然万事如意。

其实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朕也不能免俗。

娴贵妃小心问道:「谁让皇上不如意,皇上还不办他?!

干隆笑一声道:「自然要办,不然,这些张狂文人自命『清流』,把我大清当做的昏君党臣一般,竟要逼到我头上来了。

「还有谁这么胆大妄为?」娴贵妃随口道,随即发觉不对,忙道歉说,「臣妾糊涂了,军国大事,本不该臣妾过问。

只是心里气不过,一时失了口。

」干隆的脸色在黑暗里看不清楚,只是含含糊糊道:「你放心,朕御极十数年,当皇孙时就蒙皇祖亲自教导,国家政事也了然了几十年,不怕他们翻天。

过了一会儿又问:「你哥哥是江南巡抚?」未等娴贵妃回答便自答道:「是的,尹继善在两江做得很好,改日调到直隶,你哥哥倒可以升擢了。

娴贵妃心头一喜,斟酌着说道:「臣妾的哥哥做得如何,臣妾也无法过问,总是皇上心里明镜儿似的,总不会错。

臣妾蒙皇上青睐,却不想外人说什么闲话。

」干隆的声音带着淡淡的笑意:「你现在谨小慎微得过了。

我自然知道你不会弄权。

朕的后宫,也不会出宠嬖弄权的事。

若说怕人家闲话,朕就不敢用傅恒高斌了。

娴贵妃心头又有点酸:傅恒是皇后亲弟弟,他宠信国舅也就罢了。

高斌只是贵妃的椒房亲眷,而今高贵妃都殁了多少年了,高斌连着他儿子依然宠信不衰。

而自己,一门微寒——又谨小慎微个什么劲?正想着,干隆的手从被窝中伸了过来,在她滑不留手的皮肤上上下游走了几回,娴贵妃觉得脸忽的热辣起来,轻声道:「皇上……」

「请皇上保重龙体。

」声音已是从喉咙口里发出的了,到最后几乎听不见,只剩微微的呻吟压抑不住流溢出来,细语呢喃愈使人心醉。

云雨之后,干隆又睡着了,直到卯初二刻才被叫醒。

依例御门听政后,便是各部的「叫起」,起先都是军机处,然而讷亲被杀,傅恒丶兆惠丶舒赫德出征,张廷玉年老体弱装聋作哑,剩下的几个资历又浅不大则声,干隆便觉得厌倦,谈了些大事吩咐拟旨之后,干隆道:「朕循例下诏求直言,开御史试,原是有从善如流的意思,偏生有些不安分的以为朕畏惧清议,便要变天。

昨儿个有个参加考试的编修,妄言国政,嫌朕『轸域太分』,竟是要罢免我们满人,独尊他汉人才叫合意了。

」他掷下一本卷子,道:「你们瞧瞧他讥刺朝政的本事吧。

」脸上已经带了三分怒容。

为首的军机大臣是张廷玉,他是三朝老臣,资历最深,在雍正朝尤受重用,竟破格配享太庙;然而到了干隆朝却颇为皇帝所忌,早年与鄂尔泰争斗,已落了下风,这两年名为「清心寡欲」,毕竟在朝多年,凡事资格太老,求教者太多,也总有点卖弄资历的意思。

因他已经上表请求致仕,所以故意做出漠不关心的样子,草草一看,便交给下首的汪由敦。

汪由敦也是汉臣,细细看看这份答卷,先看署名「翰林院编修臣杭世骏」,默默沉吟,记起雍正年间杭州仁和是有这么一个举人,当时才称一时,名噪天下,干隆元年又中博学鸿词,当时就点了编修。

没想到时隔十多年(2),还在编修的位置上,为人处世可见一斑。

再看正文,最触目惊心的是这样一段:「意见不可先设,轸域不可太分,满洲才贤号多,较之汉人,仅什之三四,天下巡抚尚满汉参半,总督则汉人无一焉,何内满而外汉也?三江两浙天下人才渊薮,边隅之士间出者无几。

今则果于用边省之人,不计其才,不计其操履,不计其资俸。

而十年不调者,皆江浙之人,岂非意见轸域?」汪由敦也是「文学之臣」,素来惜才,觉得这个杭世骏语气中虽有些狂傲,也不到讥刺朝政的程度,只是皇帝心中满汉分界太明,为他求情无异于引火烧身,自己犯不着无端惹事,把卷子又传了下去。

大家都不说话,干隆便有点不悦:「朕命交部议处,按例,应该拟什么罪?」

张廷玉为班首,自然头一个发言,说道:「后生小子,自命有才,实则无行。

皇上权衡人才,自有圣心独到之处,国家抡才选吏,岂容这等跳梁小丑多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站地址:https://www.msshuwu.com
最新小说:葬元 - 百度放开我的牛炼丹异象法律午夜凶匪重生之追影聊斋志异之孽欲狐仙法盲可怕ak47火麒麟末日类单机手游ak47冲锋枪时光静好前一句法盲行为重生之追影在线阅读深宫谋短剧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