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睡梦之中,被弟子偷袭,他都轻松躲过,安然无恙,就是这个道理。
不过如果拳法能更进一步,抱丹境界,就能像韩化臣一样,精气内藏,锋芒内敛。
整个人就站在那里,偏偏以苏明灵敏到了极点的六感,都完全感觉不到这个人的存在。
感觉到危险,以化劲高手的反应,自然可以躲避,但这个人就在你面前,你却感觉不到他的存在,感觉不到危险,这就恐怖了,也是当时苏明心中凉飕飕的原因。
这就是拳法高手,抱丹之后,神机圆融,变化其中,能静如古井不波,也能如山崩地裂,就好像诗圣杜甫描写公孙大娘剑舞的诗句“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而抱丹之后,由于能将精气神抱拢归一,爆发出来之后,威力要比化劲高手更强大,爆发力更高。
如果当时在擂台上的是韩化臣,全力出手,二十招之内,就能击败卡利斯勒。
这并不是夸大,而是一个抱丹的高手的战力,远远要超过普通人的想象。
苏明这几天里,就曾和韩化臣相互交手,每接一拳一掌,都觉得力道奇大,浑身一震,不过十几招,就觉得气血翻滚,耳朵轰鸣,眼冒金星,难以支撑。
这并不是韩化臣本身身体的力量就比苏明要强上这么多,而是以抱丹坐胯的方法,一下子爆发出来的力道,比苏明的更猛更暴烈。
拳法一道,开始的时候,都是精进勇猛,锋芒毕露。
直到通神入化之后,开始慢慢沉淀和收敛,进入返璞归真的境界。
正如世上大多数事物一样,一味的锋芒毕露必然不可长久,在这之后,必然会慢慢收敛锋芒,隐藏不露。
看似平淡无奇,实则一旦爆发,就是惊天动地。
苏明在来到广州之后,拳法才通神入化,达到了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境界。
这之后,精气神已经开始慢慢内敛,远不如在雷动境界之时,气势散发于外来的明显。
但毕竟时日尚浅,始终体会不到韩化臣那等精气神都能收敛到极致,抱拢归一的境界。
而那抱丹之上,能纯以肉身之力,发出先天罡气,凌空一寸打的功夫,以及再上一层,打破虚空见神不坏,又是何等的神秘奥妙?
“前面的路还长着呢!”
苏明心中生出淡淡的感慨。
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苏明便依着韩化臣的经验和当初李书文的教诲,在平常的行为举止之中,慢慢调伏自己的身心。
中国传统的文化之中,儒释道三家,到了高深的境界,都有一些相通的地方。
传统的武术拳法,并不仅仅是一门打击格斗的东西,其中更包含了种种理念和认知,与儒释道的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拳法练到了上层,不仅仅在筋骨皮毛的强大,也在于人心对世间万事万物的理解、领悟和认知。
真正的能踏入丹劲甚至罡劲的人,不仅仅在于他力量的强大,还在于他内心的强大。
苏明办了些手续,就随韩化臣在黄埔军校住下了,充当韩化臣助教的角色。
每日早上都在临近的大江水下练拳,每两三天还走百十里地,去广州的海边,在海潮里练功。
这个想法却是来自于后世金老爷子那部著名的《神雕侠侣》,这部苏明曾经翻越了十遍有余,其中杨过在海潮里练功的场景,时时在脑海里浮现。
如今身在广州,自然免不了效仿一二。
拳术中有水不过膝的说法,是指练拳的人入水之后,能以勃发暗劲,刺激周围的水流,把身体提起来。
当年杨露禅见王宗岳,王宗岳踩水过河,水不过膝,就是拳术的极限了。
再要提升,那就是不可能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