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看了眼小姑娘的表情,也没有多说什么,继续看着那座高阳城,“这座高阳城在万年之前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东皇城,就是曾经那位太一神的封地,雄踞天东,统领整个石矶洲。”
李玉瑶转头看了眼又开始寂静无声、漠不关心的楚元宵,依旧没太明白楚王说这个旧故事的目的。
楚王也没停顿,继续道:“因为后来的石矶洲都是楚地,所以太一神在万年前被楚民奉为至高神,地位甚至要超过人皇。”
楚王说到这里,终于转过头看了眼毫无反应的楚元宵,淡淡道:“当年的太一神曾有个闺女,名字叫楚辞,是那位末代人皇的皇后。”
楚王府在万年前那场天地大战前,一直就是石矶洲之主,只是后来风云变幻,四大王府不入九品制,而石矶洲纳入了临渊治下,所以才成了如今的九洲格局。
石矶洲原本皆是楚地,其间百姓在万年前皆以楚民自居,那位半妖半神的东皇太一神还有一部分创世生灵的血脉,也曾是上古诸雄之一,在那位末代人皇崛起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楚地一直有一本流传很广的诗歌纂集,与楚地东皇城的某些高位有莫大关系,而那位东皇膝下幺女则正好与那本诗集同名,也是那位末代人皇的夫人。
传说当年末代人皇定鼎天下之后,其麾下臣工中曾有人对这位人皇之妻的存在有过异议,认为人族出身的人间共主,不应该娶一个半妖半神的女子成为王后。
后来人皇莫名消失之后,也曾有人猜测是因为那位皇后的原因,不过理由并不一致。
有人说是那妖女谋害了人皇,二人同归于尽。
也有人认为是人皇不满于诸臣非议,所以带着妻子离开了人间,隐居天外不再过问人间事。
无论哪一种,都不过是后来人的猜测,具体原因在那位人皇消失之后就已经不得而知了。
李玉瑶听着那位楚河之主说完了这些,莫名在一瞬间猜到了某种可能,随后有些震惊地看了眼身旁的心上人,然后又不可置信地转头看了眼那位楚王。
“你猜得不错。”
楚王看了眼小姑娘的表情,点了点头有些感叹道:“本王不是很清楚,为什么这小子在二十年前还是个婴儿的时候就流落到了人间,但是他从来历上来说,其实也算我楚王府的近亲,这一点在他出现在九洲的那一刻,楚王府内那座宗祠中就有了征兆,所以也才会出现王府中有一派要保他的命,另一派却想要他命的局面。”
“保命的人记着当年太一神护佑万民的恩情,要命的人怕他长大之后占了楚王府的家业,让很多人心心念念惦记了无数年的心血付诸东流。”
白衣姑娘此刻被这位楚王的言辞给震得有些回不过神,想了想之后突然道:“那前辈你…”
楚王笑着摆了摆手,“本王不算保他的那一波,但也不算杀他的那一波,有些事从他出现的那个时候就已经注定了,旁人胡乱插手,保不齐就是在打乱故人的安排,其实不是什么好事。”
李玉瑶听到这位江湖前辈如此说,似乎是稍稍松了一口气。
如果楚王不曾参与其中,哪怕是像他所说的一样保持中立,那么很多事就会好办很多。
不过,今天这个消息听在耳中,好像有些事就变得更加值得玩味了一些。
如果楚元宵是那位的孩子,又能在某个特定的时间里出现在人间,那么就已经说明了那位人皇其实还在,但并未在人间。
为何如此不好说,但至少说明了他是在关注着人间的,而当年的那一出妖龙睁眼的凶厉天象,保不齐就是他将孩子放回人间的缘由。
“那如果晚辈二人想要入楚王府一趟讨个公道,不知道前辈意下如何?”
楚王听到小姑娘如此说,有意无意看了眼面无表情的楚元宵,笑道:“讨公道自然是可以的,欠债还钱,杀人偿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过本王可不希望你们直接给我屠了楚王府。”
李玉瑶闻言笑了笑,看了眼心上人之后才道,“前辈觉得,以他现在的这个心绪,能做出来屠城的事?”
楚王有些好笑地看了眼面无表情的年轻人,“他现在就是因为你在身边,所以还能在动手之前有些收留,要是让他一个人虎入羊群,本王怕是都得跟着吃瓜落。”
楚元宵听到那位楚河之主如此说,也只是转头瞥了他一眼,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就像是默认了一样。
倒是白衣姑娘李玉瑶看了眼心上人,然后轻轻笑了笑,似乎是心情还不错,毕竟被心上人放在心头,什么事都能关注到自己,这种事在谁看来都是件暖心事。
虽然心上人如今的状态并不算好,但李玉瑶一边心伤,一边也觉得好像还可以,最起码自己还能够时时刻刻待在他身边,同进同退,同来同往。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