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再回去,我还以为,这辈子得留在这里了。
」
尤其是那些老人,个个忍不住红了眼眶。
故土难离,年纪越大,就越想念那片从
小长大的土地。
两年的时间很快过去。
而时穗也九岁了。
这两年的时间里,她帮着四哥做了不少的事情,先是推行了造纸术,还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把土豆,番薯和玉米这三样农作物推广到了整个东夏。
东夏是四哥在位时的国号。
才短短两年的时间,靠着这几样作物,百姓们终于能过上温饱的日子了。
除了大力发展农业外,对于科举方面,广招有才之士,不限于出身寒门还是世家大族,只要有真才实学,都可入仕。
而且,时穗还自费银钱,开了不少间义学和善堂。
专门来帮助那些想上学的孩子,还有无家可归的乞儿等。
至于钱从何而来,可别忘了,她可是有整整一座金矿的富婆!
为了东夏的发展,四哥还专门指定了一个计划,那就是前三年,主要发展农业和教育。
等到百姓解决了温饱后,教育的问题,解决起来也会事半功倍。
然后就是商业,开通航海和贸易,走出去赚其他国家的钱,然后装进自己百姓的口袋。
对于这方面,时穗已经有了相对完整想法和计划。
那就是,瓷器,香料,丝绸布料和茶叶这几样。
至于军事方面,有了之前时穗给提供的那些火药,铁弩等兵器,完全不用担心被进犯。
东夏三十一年。
经过两年的建设,新首都华都城终于建好了。
四哥让钦天监看了日子,五月十八是个吉日。
于是,他们决定在过完年后,便开始动身启程。
毕竟从虞都走去,差不多得三个半月的时间。
启程的这天,大家全都兴高采烈的,尤其是云溪村的老老少少,一想到要回故乡了,就激动的好几天没能睡着觉。
不过在出发的一个月,时穗特地给沈丘北和许长禹他们去了信,并在信中告诉了自己的想法和打算。
至于到时要不要随自己一同过去,希望他们可以提前好好考虑一下。
没过多久,那边便回信了。
果然如时穗说期待的那般,他们都愿意跟着一起过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