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上门,于问之回头,食指竖于嘴边,做了个噤声的动作。
众人不解――明明是隔壁吵闹,为何要我们噤声?
于问之走回席间,低声问:“各位,可知隔壁是什么人物在聚会?”
“如此大呼小叫,只怕必是那些无品富商之流。”
一位学长不以为然地说。
“非也。”
于问之摇头。
“哪是凡俗之流,实是真正的雅人。”
他低声说。
“雅人?”
众人疑惑。
“雅与俗,原不在声高声低吧。”
言诚依自己的理解替于问之解释。
“况且饮酒作乐之时,不免兴奋,便是大雅之人,亦难免纵情欢闹。”
众人深觉有理,不免随之点头。
“正是此理!”
于问之拍掌。
“要知古时第一行书,便是王大家在酒醉之时写就。”
“那隔壁到底是些什么人?”
有学长好奇而问。
“是书画会的各位大家。”
于问之说。
众人恍然,纷纷点头。
书法大家,丹青高手,那自然是大大的雅人。
“相遇是缘。
各位稍候,我到隔壁拜访一番,希望能求得刘大家为书会题一幅字。”
于问之说。
众人不由动容。
言诚不解,低声询问,旁边学长立时告之。
这“刘大家”
名刘宜,乃是银光城中首屈一指的书法大家,一手行书颇有古之书圣风范,飘逸潇洒,卓尔不群。
其名声不仅在银光城家喻户晓,便是在中原十国之中,亦是极有份量的,于书画界中提及,无人敢不敬畏。
但似这等大家,神龙见首不见尾。
尤其对于社会底层的书生们而言,简直是高不可攀之大神。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